中國資金重返亞洲,並流入東協各國,馬來西亞亦將從中受益
根據亞洲房產科技集團「居外IQI」報告指出,本(2024)年中國投資出現3個變化,中國資金從七國集團(G7)經濟體撤出並重返亞洲,流入東南亞各國,馬來西亞亦成了其中最大受惠國之一。
去(2023)年,中國企業向馬國、越南、印尼與新加坡各投入逾10億美元,這些資金流向汽車、房地產、半導體與原物料等產業。
中國投資更具戰略性和長期性。過去中國企業專注一次性的大規模收購,但如今渠等優先關注綠地投資,建立長期的新產能。本年中國近99.5%之投資皆投在綠地專案,與疫前僅75%的綠地專案投資比較,如今出現巨大變化。中國偏向綠地投資對馬國而言是利多,因此類項目除引資外,亦帶來創新及專業知識,最重要是創造就業機會。
中國大型國營企業正退居幕後。如今中國在馬國投資的企業中,私人企業占大部分,而中國國營企業僅占10%,民營企業包括上市與非上市企業。此種趨勢下,受益最大的產業為製造業,尤其半導體製造業。馬國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參與者,中國企業正看重這一點。馬國供應美國的半導體數量,已超越其他國家。半導體產業創造數千個新就業機會,且不只是在工廠,亦包括其他高技能領域,如工程和供應鏈管理等。這為馬國人民創造更多和更好就業機會,以及更高薪資。約50萬人已在電子產業工作,估計該產業在未來10年將大大推動電子就業增長。兩個月前在雪州開業的新半導體積體電路設計中心,已彰顯相關成就。
中國本年所有投資中,有75%流向製造與加工等領域。商業和消費者服務,以及研究和創新亦獲得大量資金。資通訊技術等先進產業之投資正在迅速增長。2010年相關產業僅占總投資之7%,目前則占總投資的四分之一。
中國對馬國的投資節節上升,過去15年中國對馬國的外人直接投資多達1,264億馬幣(約275.38億美元),相等於馬國國內生產毛額之7%。去年底中國在馬國的投資創下疫後新高紀錄,且其勢頭一直延續到本年初。
居外IQI認為,來自中國的外人直接投資將對馬國房地產市場影響深遠,直接影響是這些企業對土地與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工廠、辦公空間、倉庫、加工廠、晶片廠…這類活動均需要空間,且所需空間通常相當大。這種需求往往集中在社區,因為先進的製造設備讓彼此靠近而受益,更容易共用供應商,並受益於政府自由貿易區與其他政策,以及聘請熟練工人。
檳城州的半導體與電子製造生態系大部分都集中在只有30至4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需求上升但土地有限時,價格就會上漲。尤其是在檳城州。檳城州政府認為,至2030年所有可發展的土地將用盡,因此檳城州展開填海工程以增加土地儲備。檳城州是馬國半導體產業的焦點,但並非唯一接受大量中國外人直接投資的州屬。
該報告同時稱,在所有州屬中,中國企業都在增加工廠和倉庫等工業房地產之需求。因此,預計各州的工業區將擴大,這些房地產投資者的收益將會增加。在商業用地方面,預計可看到與中國企業、辦公室和研發中心的動態發展,尤其在吉隆坡、賽城、柔佛州和檳城州。隨著中國企業聘用本地人才和從海外調動員工,職場附近的房屋需求亦將增加,包括高檔房子在內。中國大量資本流入將使馬國人民更富裕,刺激商業和對住宅房地產的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