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链上交易平台激战正酣 有人失守、有人逆势上位

撰文: Oasis、Mia、 Claude,KuCoin Ventures

一、链上交易平台进化论:从效率工具到一站式资产发现与交易整合引擎

Pump Fun 的推出极大简化了 Solana 网络上新资产的发行流程,大幅加速了 Memecoin 的创建速度。类 Pump 工具不断蔓延至 Base 和 BNB Chain 等网络,成为链上资产发射的主流方式。用户对尽早发现并快速购买潜力 Memecoin 的需求日益强烈,驱动交易工具围绕交易效率与早期识别能力持续演进。围绕链上资产为核心的交易工具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从通用交易的 DEX/DEX 聚合器 -> 专注于交易速度的 Telegram Bot -> 整合快速交易与多维分析 All-In-One 的链上交易平台。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DEX 始终是掌握代币流动性的一方;Telegram Bot 和链上交易平台依靠服务器代签、交易执行和交易路由的优化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并支持用户通过预设 Gas 优先费用以贿赂验证者优先打包实现交易抢跑,但无论如何在底层交易中都不会绕过与 DEX 流动性池的交互。所以,用户在使用 Telegram Bot 或链上交易平台进行代币交易时,需要支付两层费用,一层是来自于 DEX 的 LP 费用和协议费用,另一层是支付 1% 的手续费用给 Telegram Bot 或链上交易平台。对于 Telegram Bot 和链上交易平台来说,相比于出现一个存续时间长、市值高的代币,有更多新发射、生命周期短但上限适中的 Meme 能让平台获得更多的交易量和手续费收入。

链上交易平台逐渐成为了新资产交易的主流,代表着对 Telegram Bot 的再迭代,扩大了从专业交易者到普通用户甚至是新手小白的用户群体。Telegram Bot 是纯粹速度优先的交易产物,得益于 Telegram 高效率通信架构,通过 Bot API 与用户交互以命令直接执行,通常比链上交易平台的交易速度要更快,并实现了狙击、跟单、止赢止损等自动买卖功能,更符合熟悉链上操作的 degen 玩家习惯。链上交易平台的优势在于,在交易速度相对更快的基础上,通过涵盖链上数据和社交媒体的多维分析,让普通用户也有能力去发现并识别出早期的 Meme,从而能带动更多的新用户进入到 Meme 领域。目前一些链上交易平台也不会完全舍弃掉 Telegram Bot,而是让其成为平台功能的一个分支,以匹配不同交易者的习惯。

二、从链上数据看清真相:交易平台流量迁移与用户行为趋势拆解

伴随着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即将上任的总统及总统夫人在 Solana 网络上发布 Memecoin,链上交易平台交易量在 1 月 19 日和 20 日接连创下历史新高,其中 1 月 20 日单日交易量达 17.3 亿美元峰值,$TRUMP、$MELANIA 的热潮席卷全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投机狂热,一些早入场的玩家和社区车头在这场投机盛宴中赚的盆满钵满。

Source: KuCoin Ventures, 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meme-trading-platform-war-on-solanaolana

高峰过后,随着车头的巨额获利退出,资金开始冷却。然而,受 Trump 发币狂热驱使,一些小国领导人相继授权跟风发币,导致市场一片狼藉。市场流动性近乎枯竭,链上交易平台交易量大幅下滑,日交易量较峰值萎缩近九成,市场正式步入存量竞争时代。

Source: KuCoin Ventures, 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meme-trading-platform-war-on-solana

以 Trump 发币作为分水岭,在 $TRUMP 之前,链上交易平台交易量主要被 Photon、BullX 和 GMGN 三家占据,代表着中西方链上 degen 玩家;打通了法币渠道的 Moonshot 则面向圈外用户购买链上 Memecoin 的第一站入口作为补充。在 $TRUMP 热潮期间,Moonshot 所代表的圈外用户购买力呈现的交易量水平一度超过了其余任一家,但资金呈现出相对的滞后性。在后 $TRUMP 的存量竞争时代,背靠 Y Combinator 孵化、凭借着积分吸血鬼攻击和 YouTube 视频直播推广等策略,Axiom 迅速崛起,每日交易量水平达到市场份额的 50%。

链上交易平台同时是无需依赖代币激励便能持续性吸引用户的 PMF 产品,新资产带来的持续的盈利可能性是最好的多巴胺。相比于较峰值普遍下滑 90% 交易量,大多数链上交易平台的活跃地址数下滑幅度相对可控,用户粘性在存量市场中具有韧性。以 Photon、BullX 和 GMGN 这三家没有任何积分 / 空投驱动的交易平台来说,在存量市场下,整体用户日活地址数仍能维持在 6 万上方;平均单个平台每日活跃地址数在 2 万以上,这在不依靠代币激励的 Crypto 产品中十分罕见。

Source: KuCoin Ventures, 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meme-trading-platform-war-on-solana

值得一提的是,Moonshot 可能也创造出了一项前无古人的记录,没有任何代币激励的情况下,在 $TRUMP $MELANIA 热潮期间连续两日的活跃地址数达到了 16 万以上;且由于 Moonshot 一帐户一地址的模式,这更能反映出圈 Meme 所带来的真实增量用户水平。不过,圈外用户主要受大事件驱动,留存率较差。

Source: KuCoin Ventures, https://dune.com/kucoinventures/meme-trading-platform-war-on-solana

当然,积分 / 空投吸血鬼攻击仍然是新入场者挑战老玩家的有力手段。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曾经的这一幕也发生在 DEX 和 NFT Marketplace 等赛道上。作为错过了 $TRUMP $MELANIA 的新入场者,Axiom 是最早推出积分激励的链上交易平台之一,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日活地址数从 0 增长至逼近 3 万,还要略高于 Photon。不过,受积分驱动的平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同一时期下,单地址的平均交易金额要显著高于其他无积分激励的平台,这显示可能存在一部分的刷量行为,比如近期 Axiom 的单地址日平均交易金额几乎可以达到 Photon 的两倍。

除了已展露头角的平台外,新入场者也在虎视眈眈,试图凭借差异化功能和精细化运营策略,在存量市场环境中捕获用户和资金,并期待中下一波链上牛市到来时有所作为。链上交易平台不直接拥有和提供流动性,护城河相对于 DEX 要更为薄弱,吸引并留住用户和资金的核心,仍在于持续优化的产品功能和高效的运营策略。

三、链上交易平台之战怎么打?从功能打磨到运营突围的多维较量

在对各链上资产交易平台月度 / 日度交易量的初步比较中,我们观察到 GMGN、Axiom、Photon 与 Moonshot 不仅在成交量绝对值上各有千秋,其增长态势也呈现出差异化。 然而,一个尤为关键且具有启发性的发现,在于各平台交易高峰时段的显著不同。这为我们理解它们潜在的用户画像和市场定位提供了重要线索。

资料来源:KuCoin Ventures, https://dune.com/queries/4995396/8266684

根据过去半个月的交易数据统计,GMGN 的交易高峰主要集中在 UTC+8 时区的 22:00 至 00:00 之间。相比之下,Axiom 与 Photon 的交易高峰则普遍出现在相对较晚的 UTC+8 次日 02:00 至 05:00 区间。

这种清晰的时间分布特征,强烈暗示了它们核心用户群在地理区域上可能存在显著的侧重:GMGN 或许更受亚洲时区用户的青睐,而 Axiom 和 Photon 则可能在欧美用户群体中拥有更高的活跃度。

这种核心用户的基础差异,往往并非偶然,它很可能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平台方在产品功能打磨、交互体验设计乃至市场推广策略上的具体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从各平台的功能特性、产品设计哲学以及市场运营策略等维度入手,进行更为细致的比较剖析,试图揭示这些差异如何形成,并最终如何影响了用户的流向与平台的整体交易表现。

Moonshot:低门槛入金优势与差异化市场定位的双刃剑

Moonshot 最大优势就是支持信用卡,Apple Pay,银行转账等多种方式法币入金,且在 $TRUMP 的官网中也提及了该 App 可以作为交易方式。其无私钥概念,纯 email 的注册方式和法币入金的便利,以及极简的操作体验,让新用户以极低门槛进入加密链上资产的世界。争夺了 Coinbase 无法捕获最新的链上资产,以及其他很多离岸 CEX 无法触碰的国家和地区市场,这两者之间出现的用户需求错位。

Moonshot 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用户友好的入场机制,通过支持信用卡、Apple Pay 等多种法币入金方式,显著降低了新用户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门槛。在 $TRUMP 币官网更是将 Moonshot 列为推荐交易渠道,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曝光和用户。

该平台采用纯 Email 注册,无需理解复杂的私钥概念,以整体操作介面、功能也非常简洁,让加密新人可以快速上手。这种简化的用户体验战略,精准定位了两个市场空白:

针对 Coinbase 等传统交易所因合规、流动性等原因无法及时上架最新链上资产所造成的供给缺口

瞄准众多可以快速上线资产离岸交易所,但因监管限制无法服务的国家和地区

通过这种差异化定位和敏感的市场需求嗅觉,Moonshot 一度成功抓住了市场需求与现有服务之间的错位机会。但是来自合作方提供的法币入金渠道并非 Moonshot 坚不可摧的护城河,随着各家竞争对手开始陆续跟进接入,Moonshot 将会面临挑战。

随着平台上的用户交易日渐专业,他们的交易需求,以及对新资产的渴望可能会促使他们寻找更加专业、更多资产的平台,从而让成熟、追求更专业交易体验、交易规模更大用户的流失。如果 Moonshot 希望留住这些用户,那么 MoonShot Pro 版本的开发和上线则必需要提上日程。

GMGN:数据驱动的链上交易终端,构建 Meme 市场的专业护城河

GMGN 是一个专为链上 Meme 币交易者设计的工具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自动化交易功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在交易功能方面,GMGN 针对链上用户的真实使用需求进行了深度挖掘,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订单可视化功能,还打造了多维度的交易指标体系,极大提升了用户决策效率。平台推出的蓝筹指数、跑路概率、KOL 买卖行为可视化追踪、推特刮刀等独创性功能,在链上交易情报这一垂直细分领域形成了鲜明差异化。其地址标签系统对机器人、聪明钱、巨鲸地址等进行精细化标注,结合链上数据和社交媒体的综合分析,强化了产品对打新和快速套利用户的吸引力。可以说,这种数据驱动的交易产品路径下所储备的丰富交易指标和地址标签,构成了 GMGN 最为坚固的护城河。然而,这也导致产品页面信息密度极高,对初级用户的友好度较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用户群体的广泛渗透。

另一方面,GMGN 已开放 API,允许白名单用户和机构抓取平台数据、定制化使用策略模块,并可基于 API 开发自动化交易脚本,进一步降低了专业用户的操作成本,增强了平台的基础设施属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策略依赖于 Telegram Bot 运行,用户需将私钥托管给平台,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风险。为此,GMGN 引入了 Google 2FA 验证和白名单地址限制等安全措施,以降低风险。

在运营策略上,GMGN 展现了亚洲开发团队与欧美产品导向项目的明显差异,其通过不断推出链上交易竞赛、KOL 联动、项目方合作等活动,持续激活社区活跃度并扩大用户来源。迄今为止,平台已联合 BNB Chain、1000X GEM、X Community 等多个生态伙伴,举办 6 场交易竞赛。同时,与业界知名 KOL 联合编写《GMGN:从 0 到 1000 玩美金 MEME 操作指南》等科普读物,进一步培育市场认知,让新用户可以快速上手并加入链上世界。GMGN 通过外界合作,多语言社区,Telegram 客服群,逐步构建起基于社区与活动、以及细致服务驱动的运营护城河。

Axiom:凭借极致交易体验和社区驱动策略,在 Solana 链上异军突起

Axiom 在 Solana 链上迅速崛起,得益于其对链上交易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产品体验的持续打磨。其核心场景 Pulse 提供了项目图标悬停预览、推特改名历史查询和推文浮窗等功能,帮助用户在单一界面内高效获取信息,减少跳转频次,提升扫链效率。

具体说来,Axiom 的悬浮窗监控界面允许用户实时跟踪聪明钱地址的操作和关注的 Twitter KOL 的最新动态,进一步增强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这实现了用户在单屏幕内即可监控跟踪 聪明钱地址的最新操作、关注 Twitter KOL 的最新资讯,高度符合当前市场行情下,链上交易热点高度集中在新闻交易板块的现状。

而查询推特改名历史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了解项目是否曾发过其他币,推文预览浮窗则可以不用跳出交易页面就能了解社区信息,这些都是过往专业链上枯坐打狗用户扫链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需求。平台引入这些功能的本质都是为了减少用户跳出频次,缩短用户的使用路径,方便用户扫链,产品细节不断优化与精细化,追求链上用户需求的极致体验。

在交易执行方面,Axiom 采用定制引擎和节点优化技术,实现了「小于一个区块」的交易速度(约 0.4 秒),并支持专业用户使用自定义 RPC 节点,进一步提升了交易的灵活性和效率。这一点对于追求打新速度的用户尤为重要。

在用户激励机制上,Axiom 推出了积分系统和潜在的代币空投预期,用户通过交易、邀请和完成任务等方式积累积分,未来可能获得空投奖励。此外,平台还设有三级推荐奖励制度,直接推荐可获得 30% 的交易手续费分成,间接推荐和延长推荐分别可获得 3% 和 2% 的分成,有效地激发了用户的推广积极性。

Axiom 的成功还体现在其对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通过不断迭代产品功能、提升交易速度和丰富激励机制,Axiom 已在 Solana 生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链上交易者首选的平台之一,独自占据约 50% 的市场份额。

四、谁主沉浮?链上交易的未来图景

我们对 GMGN、Axiom、Photon、Moonshot 等代表性链上交易平台从数据、产品到运营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一个当下充满活力且竞争激烈的赛道。回顾由 MEME、AI Agent 等链上热点资产引发的交易狂潮,我们不仅见证了链上交易平台在竞争压力下的快速迭代与成熟,更能从中清晰地辨识出塑造行业未来的几大关键趋势:

趋势一:链上新范式——流量入口的演进与「币安化」的探索

新资产前沿与价值发现中心:鉴于当前市场结构及用户行为的转变,DEX 已成为 Meme 币、低市值潜力币等新资产的首发主场,并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其主要流动性来源。然而,此类资产变化快、数量多,单纯依赖 DEX 前端或 TG Bot 进行交易存在诸多不便。在此背景下,链上交易平台凭借更优的交易体验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迅速崛起,有效满足了用户捕捉早期机会的需求,并实质性地帮助众多优质资产完成了初期的价格发现。事实上,头部链上交易平台已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 CEX 部分早期上币和流动性引导的功能,成为散户及专业交易者在早中期参与链上资产博弈的首选阵地。

「链上造富」心智强化与用户迁移: 加密行业的核心魅力之一在于其无许可环境下的高倍财富效应。传统上,CEX 是资产上线和价格发现的第一站,用户在此参与早期博弈。然而,随着本轮周期中大量资产(尤其是 MEME 类注意力资产)直接在链上首发,部分先行者通过链上交易平台参与极早期项目并获得惊人回报,这让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真切感受到链上蕴藏的高倍掘金潜力。加之链上交易平台常与 KOL 深度绑定,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带有平台标识的盈利截图,「链上暴富」的叙事不断强化,将财富效应与这些平台深度关联。其结果是,即便是 CEX 领导者如币安,其新上线现货资产所能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开始面临显著挑战。

CEX 的转型压力与链上工具的「解构」挑战:尽管 CEX 凭借强大的法币通道、集成功能、流动性优势以及在机构合规方面的地位,目前仍在整体交易中占据主导,但像 Moonshot(简化入金)、GMGN(专业数据)、Axiom(一站式投研交易)等新兴链上工具,正逐步蚕食 CEX 的功能领地,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常无需 KYC)、更及时、更原生的链上交易选择。链上交易平台从单一工具向集成安全、数据、跟单等功能的综合性交易终端演进,直接冲击了 CEX 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即便 CEX 仍保有用户粘性和流动性壁垒,也迫使其必须加速战略调整与产品创新,以应对用户需求向链上分流的严峻局面。

趋势二:双向奔赴——CEX 与链上场景的边界模糊与融合探索

OKX 的早期探索与路径分野: 事实上,OKX 早在 2022 年便推出了集合 NFT 市场与多链非托管钱包功能的 MetaX(后更名 OKX Web3 钱包),是首批尝试将钱包与 CEX 深度融合的交易所之一。尽管 NFT 市场表现平平,其钱包业务凭借先发和技术积累,在 2023 年的铭文热潮中抓住机遇,一跃成为市场焦点。OKX 此前构建 Web3 超级 App 的战略意图清晰,旨在通过单一应用打通链上与所内生态。然而,后续行业事件及监管合规压力迫使其将交易所 App 与 Web3 钱包进行拆分。这也揭示了在当前的合规环境下,无 KYC/ 非托管钱包与强 KYC/ 强监管的 CEX 业务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凸显了两者深度融合面临的现实挑战。

Binance/Bitget 的另类融合与模式创新: 然而,交易所探索 CEX 与链上融合的脚步并未停止。今年,Binance Web3 钱包推出 Alpha 功能并快速迭代,允许用户直接使用交易所账户交易特定链上代币,无需外部钱包。与 OKX 强调非托管、严格场景划分不同,Binance 采取了更大胆、相对中心化的融合方式,通过「KYC 钱包 + 交易所账户直通链上」的产品组合,率先打破了 CEX 与链上资产交互的传统壁垒。紧随其后,Bitget 亦推出 Bitget Onchain,实现类似功能,同时保留了 Bitget Wallet 这一完全自托管的去中心化选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偏好。这表明 CEX 与链上交易场景正进行双向渗透与借鉴,未来两者在产品层面的界限有望进一步模糊。

趋势三:体验为王——用户体验的持续革命与智能化浪潮

底层技术驱动易用性飞跃:过去数年,高性能公链、账户抽象、链抽象及意图驱动等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其核心目标在于持续简化用户操作、屏蔽底层技术的复杂性,显著降低 Web2 用户进入 Web3 的门槛。随着移动端 App 在链上交易平台的普及和对低门槛体验的不断追求,不难预见,在未来的加密热潮中,这些工具将赋能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无缝接入链上资产与多元化玩法。

交易智能化与社交化深度融合:本轮行情已清晰展现出市场对社交化交易、基于新闻 / 链上数据的综合决策辅助工具的强烈需求,链上交易平台在此方面已展现出领先优势。除了常规的 KOL 跟单,「聪明钱」追踪、基于链下社区信号 / 关键事件的自动化交易策略等功能日益成熟。未来,结合 AI 驱动的情绪分析、模式识别等高级工具将是必然趋势,有望进一步降低专业交易的门槛。

AI 赋能的广阔前景:我们同样期待更强大的 AI 能力深度赋能链上交易平台。当前 AI 已在策略推荐与生成、自然语言交互式操作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假以时日,AI 或将使用户无需编程基础即可实现高度个性化且专业级别的交易自动化,彻底革新链上交易体验。

综上,链上交易平台作为衔接新资产发现与用户交易行为的重要桥梁,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从「工具」到「入口」的身份跃迁。它们不仅在产品功能、用户体验、运营策略上不断突破,也在加密交易的结构性转变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从 CEX 让渡部分早期流动性主导权,到链上交易平台积极吸纳资产发现、社交化交易和用户心智,这一轮竞争的底层逻辑早已不只是速度和效率的比拼,而是对「下一代交易基础设施」的探索。

未来,在高性能链基础设施、账户抽象与 AI 赋能等技术演进的推动下,链上交易平台的边界还将持续扩张。一方面,它们将进一步挑战 CEX 在流动性、入口和用户心智上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与 CEX 形成更深层次的融合关系,推动整个交易体系从中心化走向更灵活、更多元的混合结构。

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层面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于加密市场权力结构、用户行为路径与价值分配方式的重新洗牌。在下一轮周期真正到来之前,这场「入口之争」仍将继续演进,而链上交易平台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