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逾30兆超額儲蓄為發展資管業務基石

大马财经新聞 記者 報導

金管會拚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選定高雄作為首個地方資產管理試辦專區,也爭取財政部、中央銀行等部會協力;針對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發展,中央銀行今(31)日將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央行在事先釋出的書面報告中指出,近十年台灣累計超額儲蓄超過30兆元,預計運用及管理超額儲蓄,可作為我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的基石;我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不缺資金,惟要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關鍵在必須形成「資產管理產業生態圈(Ecosystem)」。

金管會拚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向財政部、央行、國發會、環境部、經濟部、法務部等六大部會爭取各項政策鬆綁。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將於31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如何促進台灣金融市場規模發展之執行策略(包括國際金融業務OBU,國際保險業務OIU,國際證券業務OSU)」專題報告。

朱美麗在書面報告中指出,台灣近10年累計超額儲蓄超過新台幣30兆元,去(2024)年超額儲蓄則擴大至4.01兆元,這是帶動資產管理規模增加,為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助力,然台灣超額儲蓄以家庭部門的規模最大,因而建議金管會引導家庭部門善用超額儲蓄。

央行也指出,我國發展資產管理業務雖不缺資金,惟要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必須形成「資產管理產業生態圈」,即充沛資金需搭配人才、產品、金融市場與基礎建設,如稅制及語言的優勢、行政協助、周邊服務產業完備,以及法規制度。

央行建議,主管機關除了積極引進外國專業機構及經驗,爭取跨國資產管理業者在台設立據點,擴大營業規模,使國內資產管理業者受惠其外溢效果,國內業者也可透過購併、國際結盟或合作,擴增業務或取得核心技術,藉由國際接軌,以提升國際資產管理能力。

央行並表示,為助力金融業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發展,央行近期已鬆綁多項國內資產管理業務規定。外匯方面,央行自去年11月1日起,已調高國人每年累計結匯金額,其中,團體、個人由500萬美元 提高至1000萬美元,公司、行號由5000萬美元調高至1億美元;另外,央行也開放證券商辦理外幣有價證券信託業務、取消全權委託投資外幣有價證券業務之額度管理規定,並於今年1月15日放寬兼營信託業務之銀行得受理委託人以外幣特定金錢信託受益權為擔保設定質權,辦理新台幣借款。

央行也表示,正研擬三大法規鬆綁措施,包含銀行試辦金融資產組合外幣融資業務及外幣保單融資與保費融資;OBU擔任證券交易輔助人代客戶購買外幣有價證券以及保單質借業務;OSU辦理以自益特定金錢信託受益權為擔保之質借業務、銷售未具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性質之境外基金。央行目前正就這些開放金融業試辦業務進行研議,並將配合金管會規劃時程修訂相關法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