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農業暨糧食安全部:因應氣候變化威脅,將展開區域農業合作

馬來西亞農業暨糧食安全部長表示,為因應氣候變化威脅,馬國將展開區域農業合作

馬來西亞農業暨糧食安全部長莫哈末沙布(Mohamad Sabu)警告,氣候變化對馬國糧食安全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不穩定的天氣模式與不斷上升的氣溫亦擾亂全球農業之發展。由於馬國與本區域仍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威脅,因此有必要展開區域合作以解決潛在糧食短缺問題。

目前馬國稻米自給率僅達56%,較先前之71%為低,其中白米庫存量僅供6個月使用。氣候變化為糧食安全帶來破壞性,馬國須與本區域其他國家合作,保障其糧食安全。

莫哈末沙布部長於上(2)月底赴柬埔寨進行為期兩天訪問,並與柬埔寨農林漁業部長鄧迪那(Dith Tina)舉行會談。雙方討論的主要議題為糧食安全、白米(主要是香米)進口,以及水產養殖、漁業與農業部門之合作。

去(2024)年,柬埔寨白米出口量為65萬1,522公噸;其中逾10萬公噸銷往中國,而東協國家則進口約13萬公噸。柬埔寨出口各種白米,包括香米、蒸谷米與有機米,其「Sen Kro Ob」的意思是「非常香的米飯」,米粒長,氣味最香,享譽世界。

馬國近250萬公噸白米需求量中,約75萬公噸或30%來自進口,包括自柬埔寨進口約5萬公噸香米。

區域地緣政治挑戰、白米生產國的出口政策與不穩定的天氣條件均可能迅速擾亂國際市場之供應,從而影響進口國。柬埔寨有許多稻田,生產優質白米並供出口,柬埔寨白米產量為馬國之5倍。去(2024)年馬國曾遭遇白米進口問題,主因印度受國內問題,包括政府抑制高通膨與國內食品價格上漲影響,而被迫暫停向其他國家出口白米。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白米出口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